Robinhood推出「OpenAI代币」遭官方严正警告:私企股权代币化暗藏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20:50
浏览量:594
加密货币行业正因一起标志性争议事件而沸腾,这场关于代币化资产与私企股权的纠纷凸显了新兴金融产品的复杂性。知名交易平台Robinhood近期面向欧盟消费者推出「OpenAI代币」,宣称能让散户间接投资全球顶尖未上市公司,却遭到OpenAI官方的强烈驳斥,为数字资产投资者敲响警钟。

OpenAI严正声明:代币与股权无关
人工智能巨头OpenAI通过官方X账号明确表态,指出Robinhood销售的「OpenAI代币」并非公司股权凭证。声明强调:「我们未与Robinhood合作,未参与该项目,也不予认可。」这一强硬回应揭示了双方对资产性质的本质分歧——任何OpenAI股权转让均需获得明确授权,而本次发行未经许可。该警告对普通投资者具有关键提示作用:这些代币不等于直接持有OpenAI股权。

Robinhood解释「特殊目的载体」架构
面对质疑,Robinhood发言人Rouky Diallo解释称,该代币属于限量派发产品,通过「特殊目的载体(SPV)」架构让散户间接接触私企股权。其运作模式为:Robinhood持有SPV股份,而SPV再持有部分OpenAI股票。这意味着代币持有人仅享有SPV权益,与直接持有OpenAI股权存在本质区别。值得注意的是,SPV股价可能与实际股价产生偏离,增加了Robinhood加密生态投资者的风险层级。

私企股权代币化的天然悖论
本次冲突暴露出代币化私企股权的系统性风险。未上市企业通常严格控制股权结构与估值,任何未经授权的公开募股行为都可能引发强烈反弹。此前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就曾对未经许可营销其股票的中介发出禁令。初创企业普遍警惕未经授权的股权代币化,因为这可能干扰其估值管理与发展规划。

区块链创新的双刃剑效应
Robinhood此次尝试依托区块链技术降低优质资产投资门槛,其分布式账本的透明性与不可篡改性确实为资产登记提供了革新方案。但OpenAI事件证明:技术创新必须与法律框架和公司授权相匹配。当企业公开否认代币的股权属性时,凸显出区块链金融产品亟待明确的监管规范与投资者保护机制。

对AI领域投资者的关键启示
这起事件为加密货币市场与个人投资者提供了重要经验:
1. 投资头部AI企业应优先选择直接渠道或成熟风投基金
2. 对于声称可间接持有私企权益的创新产品必须严格尽调
3. 需明确区分直接股权、SPV权益等不同资产形态
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融合的演进浪潮中,投资者应当始终把握「透明性至上」原则,唯有通过官方验证的投资路径才能真正规避风险,把握创新红利。
相关标签
OpenAI代币 Robinhood 私企股权 代币化资产 区块链金融